展會新聞
2017中國有色合金及特種鑄造發展論壇在上海成功舉辦
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世界鑄造組織壓鑄委員會和世界鑄造組織非鐵合金委員會主辦,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和高端裝備輕合金鑄造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承辦的“2017中國有色合金及特種鑄造發展論壇”于2017年7月16-18日在上海成功舉辦。
.png)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于1997年4月在北京組織了首屆中國國際壓鑄會議暨展覽會,伴隨著中國壓鑄事業的發展,這項活動已舉辦了十二屆。在國內外壓鑄企業的大力支持與參與下,中國國際壓鑄會議暨展覽會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對促進我國壓鑄行業的學術交流、技術進步、管理提升、裝備現代化、產品質量提高、市場開發、信息共享等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成為受到世界壓鑄界極為關注的重要活動。2012年,隨著世界鑄造組織非鐵合金委員會和壓鑄委員會兩個委員會的秘書處設在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并迅速地開展工作,世界鑄造組織壓鑄委員會成為“中國國際壓鑄會議”的主辦單位之一;非鐵合金委員會開始組織“有色合金及特種鑄造技術國際研討會”,這使得有色合金及特種鑄造技術領域的學術、技術交流活動的水平得到提高,內容得到了極大的豐富。自2016年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與世界鑄造組織非鐵合金委員會、壓鑄委員會開始共同組織中國有色合金及特種鑄造發展論壇,并將中國國際壓鑄會議、有色合金及特種鑄造技術國際研討會作為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次論壇開幕式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蘇仕方秘書長主持,他首先介紹了出席論壇開幕式的嘉賓,并代表論壇的主辦和承辦單位,向出席論壇的各位演講嘉賓和參會代表表示感謝和熱烈的歡迎,向為論壇提供贊助支持的企業、協辦單位和支持媒體表示感謝。
本次論壇邀請了來自中國、美國、奧地利、日本、德國、意大利、加拿大、馬來西亞、伊朗、中國香港等十個國家和地區的有色合金及特種鑄造技術領域的專家學者為參會代表呈現了34篇精彩的大會報告和分會場技術報告,這些報告是他們新的研究和應用成果,通過這些報告,參會代表學習和了解了相關領域技術的新進展。共有200余位參會代表出席了本屆論壇。
開幕式結束后,隨即進入大會報告環節。
上海交通大學的吳國華教授以《中國制造發展戰略與有色合金壓鑄》為題作報告,他闡述了“中國制造2025”的內涵,分析了壓鑄產業發展現狀、發展機遇和挑戰,介紹了上海交大在壓鑄鋁、鎂合金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分析行業現狀時,他表示全球汽車鋁壓鑄件穩步增長,但增長趨緩;中國壓鑄業發展迅速,成長空間大,但中國壓鑄業企業多,規模參差不齊;中國壓鑄技術進步明顯,但缺少領跑。報告從6個方面分析了壓鑄在“中國制造2025”以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機遇和優勢;報告還以車用大型復雜壓鑄結構件為例說明汽車輕量化對壓鑄技術的需求。
一汽鑄造有限公司鑄造模具設備廠的方健儒博士以《汽車壓鑄模具技術與高端產品對汽車輕量化的貢獻》為題作報告,他介紹了壓鑄模具的新技術和發展趨勢,指出模具在壓鑄件生產過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影響因素,并分析了壓鑄模具技術對汽車動力總成部件、車身結構件和底盤結構件輕量化的影響。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的彭泓博士在題為《高精度3D打印及先進加工技術的應用及市場發展趨勢》的報告中,論述了3D打印技術在生產復雜模具、模具零件或產品配件方面所具有的技術優勢,介紹了多種3D打印技術及設備和塑膠、金屬、陶瓷3D打印工藝及材料等技術及應用的現狀。對金屬3D打印材料的發展現狀做了詳細論述,以多個復雜形狀零件為例,介紹了3D金屬打印技術在產品應用方面做了詳細的比較分析。
諾瑪科(南京)汽車零部件公司的李鼐一先生以《汽車輕量化有色金屬產品的開發及應用》為題作報告。他在報告中指出,隨著汽車輕量化的深入,汽車用壓鑄件,已由動力系統如發動機、變速器等零部件,向使用量更大的汽車結構件如車身件、底盤件的應用擴展。他還介紹了諾瑪科公司在汽車鑄造結構件開發設計、生產工藝方面的領先技術,展示了其在推動汽車輕量化方面強大的綜合實力。
來自清華大學的韓志強教授以《鋁、鎂合金擠壓鑄造過程宏/微觀建模仿真的挑戰與進展》為題作報告。他在報告中針對擠壓鑄造工藝過程,以缺陷和組織預測為目的建立鋁、鎂合金擠壓鑄造宏觀和微觀模擬,介紹了建模與仿真中,在擠壓鑄造過程鑄件-模具界面熱換、熱-力耦合模擬、缺陷形成與防止、壓力下凝固行為的特點、微觀組織形成的理論、鑄造-熱處理全過程模擬及應用等方面存在的挑戰以及取得的重要進展。在此基礎上,展望了包括擠壓鑄造在內的材料熱加工過程宏/微觀模擬仿真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華中科技大學吳林森教授作了題為《高導熱低膨脹高硅鋁合金的壓鑄成形組織及性能》的報告,報告介紹了壓鑄成形對所開發的高導熱低膨脹高硅鋁合金組織、力學性能和熱物理性能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與傳統重力鑄造相比,壓鑄成形的共晶硅相更細化,合金組織更加均勻,抗拉強度更高;在25-150℃區間內,合金材料熱膨脹系數隨溫度升高呈線性增加,但增幅隨溫度的升高有所降低,壓鑄成形的平均膨脹系數為17.05 C-1,比重力鑄造下降約3.54%;壓鑄成形合金的平均熱導率提高到146w/(m•K),平均提升17.5%。
布勒中國的盧宏遠博士的報告題目為《中國汽車結構件壓鑄現狀》。報告從汽車輕量化的驅動因素、壓鑄技術輕量化優勢、車身輕量化選用材料及價格指數、輕量化車身、結構件壓鑄地區分布、壓鑄件壓鑄產品等方面介紹了我國汽車結構件壓鑄發展現狀,并從真空壓鑄、模溫控制、局部擠壓、精確噴涂、合金質量保障、定量爐、工藝保障等方面著重介紹了結構件壓鑄生產技術。他在報告中指出,壓鑄件在汽車結構件上的應用是汽車輕量化的必由之路,隨著技術逐步成熟,可承接結構件壓鑄的廠家會增多,結構件壓鑄仍會存在競爭。
來自奧地利萊奧本大學鑄造研究所的李杰華教授以《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在近終形鋁合金鑄件鑄造缺陷分析方面的應用》為題作報告。李教授表示,目前,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在近終形鋁合金鑄件鑄造缺陷分析方面已經得到非常廣泛的應用。他在報告指出,鑄造缺陷主要分布在晶界上,通過控制共晶晶粒的尺寸可以細化鑄造缺陷的尺寸,優化鑄造缺陷的分布;半固態鑄造可以生產高質量的優質鋁合金鑄件;通過合適的熔體處理技術可以有效地減少鑄造缺陷,提升鑄件性能。
富來(上海)壓鑄機有限公司的王博先生的報告題目是《高盈利能力的壓鑄技術》。他在報告中介紹了富來壓鑄機有限公司圍繞如何提高客戶利潤,做了大量的工作,開發了許多軟件和硬件的技術,為客戶打造智慧壓鑄工廠,這些技術包括富來的大數據管理和分析;實現高效率生產的關鍵領域,這些領域包括壓鑄機類型、壓鑄工藝、模具設計和設備能力。報告還介紹了富來壓鑄機有限公司特有的無澆道壓鑄技術、無氣孔和薄壁真空吸鑄技術、模具設計及3D打印的模具型芯技術、性能與節約能源技術以及優化和成本管理技術等。
東芝機械株式會社的中田光榮先生以《局部加壓法帶來的高品質成形》為題作報告。他在報告中介紹了一種局部擠壓法的技術,可以解決壓鑄件縮孔的問題,提高產品質量。他提到,這是壓鑄機兼用擠壓的解決方案,利用壓鑄機的液壓源,只需將模具規格改變成局部擠壓規格即可,降成本實現局部擠壓。中田光榮先生表示,有效的形成量對品質有很大的影響,同時也能管理產品品質;最有效的行程量可以通過氣孔的量來計算出來;通過凝固解析結果預測到,頂針插入的時機是澆口凝固的時候;回退的時機是頂針周邊溫度在固相線以下的時候。
東莞斯穆-碧根柏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群先生以《一種可提高壓鑄模具使用壽命的新型熱作工具鋼》為報告題目, 他指出,除裝備和工藝外,材料也是在壓鑄產業發展中,同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他介紹了該公司研發的一種壓鑄模具專用工具鋼材料Thermodur E40K。壓鑄模具鋼需要具有良好的抗龜裂性能;沖擊測試,只能顯示裂紋產生及擴展的最終值,不能顯示裂紋擴展的過程值;示波沖擊測試,應力應變受阻顯示Thermodur E40K良好的韌性及抗裂紋擴展能力;這些結果被熱疲勞測試結果所證實。通過多個測試性能證明該公司Thermodur E40K適合壓鑄模具的應用。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的張志峰教授的報告題目是《鋁合金半固態成形技術及其產業化應用》,他介紹了一種先進的鑄造成形技術—“半固態+擠壓鑄造”成形技術,以及其產業化應用情況。鋁合金半固態成形技術是一種先進的成形方法,半固態胚料良好的觸變性使得成形工件的綜合力學性能提高近20%;胚料變形抗力極低,可以一次加工成形復雜的零件,減少成形道次,能耗可降低30%,材料利用率提高20%;胚料成形溫度低,可減少常規鑄件固有的皮下氣孔和疏松等缺陷,實現近終成形,省去浸滲等工序,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鋁合金半固態成形零件顯微組織細小致密,表面質量高,尺寸精度高,氣孔含量極低,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實現高性能鋁合金結構件代替鋼鐵材料,為汽車的輕量化開辟了新的方向。
意德拉集團有限公司市場總監Paolo Romani先生以《結構件壓鑄生產挑戰和優化》為題作報告。他介紹了意德拉集團豐富的壓鑄機產品線以及全球的銷售和服務網絡。他認為鋁合金壓鑄成形是汽車輕量化的選擇之一。他重點介紹了意德拉集團如何通過技術進步,包括合模機構、壓射系統、控制系統革新以及配置周邊設備組成壓鑄生產單元,與客戶一道開發出各種汽車壓鑄結構件,實現汽車的減重和輕量化。
奎克化學公司的M.D.Lococo先生的報告題目為《通過四種標準實驗室試驗評估試驗評估壓鑄脫模劑在生產應用時的性能》。M.D.Lococo先生介紹了熱重分析(TGA)、傅里葉變紅外光譜(FTIR)、固體物含量、目視比較四種類實驗室測試方法,以準確評估現場生產測試時脫模劑性能。
在論壇專題交流會場,有20位專家學者和知名企業技術專家為參會代表帶來了所在專業領域的精彩報告。
.png)
論壇的大會報告和專題交流報告分別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蘇仕方秘書長、一汽鑄造有限公司董顯明研究員、布勒中國盧宏遠博士、一汽鑄造有限公司鑄造模具設備廠方建儒博士、華中科技大學吳樹森教授主持。主持人組織了現場報告和參會代表提問,對報告做了專業點評,并為報告人頒發了論壇報告紀念牌。
論壇期間,主承辦單位組織了歡迎晚宴。在晚宴上業界的新老朋友們進行了愉快的交流和溝通,暢談發展、共敘友情。
在論壇期間,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與紐倫堡國際博覽集團共同組織了“2017中外壓鑄產業發展論壇”。來自國內外的壓鑄及相關行業專家匯集論壇,對新能源汽車結構件、全球結構件成功案例、未來的交通設想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圍繞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沿技術動態進行了深層次交流。

7月18日, “2017中國有色合金及特種鑄造發展論壇” 圓滿落幕。論壇的成功舉辦得到了布勒中國、富來(上海)壓鑄機有限公司、帕盛博 (蘇州)軟件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申模計算機系統集成有限公司的積極參與和贊助。論壇主承辦單位對以上單位的支持和協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附: “2017中國有色合金及特種鑄造發展發展論壇”專題交流報告題錄:
1 薄壁構造部件的高壓壓鑄鑄造技術
石橋直樹 宇部興產機械株式會社
2 壓力與壁厚對擠壓鑄造鎂合金AM60界面熱傳遞的影響
胡宏發 加拿大溫莎大學
3 高強韌鋁合金鑄件在國內軌道交通行業應用工藝研究
樊振中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鋁合金研究所
4 壓鑄脫模劑現場抗菌保養方案
喬睿 漢高股份有限公司的
5 高真空壓鑄技術在汽車鋁合金鑄件的應用
陳學美 卡斯馬汽車系統(上海)有限公司
6 超聲波振動法制備連續碳纖維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研究
尤俊華 沈陽工業大學
7 濕度傳感器在真空壓鑄中的應用
鄒智厚 方達瑞中國
8 壓鑄機周邊自動化新的機器人使用案例
成瀨雅輝 豐電子工業株式會社
9 流態是當下最關注的“熱點”
Su Y Lim 帕盛博 (蘇州)軟件科技有限公司(FLOW-3D)
10 孔洞缺陷對AlSi7Mg合金疲勞性能的影響
徐貴寶 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
11 新款車身用高壓壓鑄合金
Stuart Wiesner RHEINFELDEN ALLOYS GmbH & Co. KG
12 鋁合金汽車活塞鑄造工藝的模擬及應用
鄔智立 上海科爾本施密特活塞有限公司
13 活塞潤滑劑的類型和數量對國產氣體調節器零件滲漏的影響及其組織和力學性能的研究
Hasan Akbari Ekbatan Gas Control Company
14 以鋁代鋼汽車結構件輕量化-高固相半固態壓鑄成形技術
李大全 深圳半固態工程技術中心
15 兩相模流壓鑄分析:驗證同時計算金屬液和空氣流動的模擬效果
Tommaso Botter PIQ2軟件公司
16 淺談高壓壓鑄工藝中金屬液真空條件下的模擬分析
杜航 濟南艾尼凱斯特軟件有限公司
17 壓鑄業的自主優化時代-數值模擬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
劉琪明 邁格碼(蘇州)軟件科技有限公司
18 基于機器人技術的智能制造2025
溫明忠 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
19 結構鑄件用爐的新發展
楊海 史杰克西熱能設備(太倉)有限公司
20 無損檢測的可視化技術研究
王良鋒 深圳市古安泰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供稿)
.png)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于1997年4月在北京組織了首屆中國國際壓鑄會議暨展覽會,伴隨著中國壓鑄事業的發展,這項活動已舉辦了十二屆。在國內外壓鑄企業的大力支持與參與下,中國國際壓鑄會議暨展覽會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對促進我國壓鑄行業的學術交流、技術進步、管理提升、裝備現代化、產品質量提高、市場開發、信息共享等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成為受到世界壓鑄界極為關注的重要活動。2012年,隨著世界鑄造組織非鐵合金委員會和壓鑄委員會兩個委員會的秘書處設在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并迅速地開展工作,世界鑄造組織壓鑄委員會成為“中國國際壓鑄會議”的主辦單位之一;非鐵合金委員會開始組織“有色合金及特種鑄造技術國際研討會”,這使得有色合金及特種鑄造技術領域的學術、技術交流活動的水平得到提高,內容得到了極大的豐富。自2016年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與世界鑄造組織非鐵合金委員會、壓鑄委員會開始共同組織中國有色合金及特種鑄造發展論壇,并將中國國際壓鑄會議、有色合金及特種鑄造技術國際研討會作為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次論壇開幕式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蘇仕方秘書長主持,他首先介紹了出席論壇開幕式的嘉賓,并代表論壇的主辦和承辦單位,向出席論壇的各位演講嘉賓和參會代表表示感謝和熱烈的歡迎,向為論壇提供贊助支持的企業、協辦單位和支持媒體表示感謝。
本次論壇邀請了來自中國、美國、奧地利、日本、德國、意大利、加拿大、馬來西亞、伊朗、中國香港等十個國家和地區的有色合金及特種鑄造技術領域的專家學者為參會代表呈現了34篇精彩的大會報告和分會場技術報告,這些報告是他們新的研究和應用成果,通過這些報告,參會代表學習和了解了相關領域技術的新進展。共有200余位參會代表出席了本屆論壇。
開幕式結束后,隨即進入大會報告環節。
上海交通大學的吳國華教授以《中國制造發展戰略與有色合金壓鑄》為題作報告,他闡述了“中國制造2025”的內涵,分析了壓鑄產業發展現狀、發展機遇和挑戰,介紹了上海交大在壓鑄鋁、鎂合金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分析行業現狀時,他表示全球汽車鋁壓鑄件穩步增長,但增長趨緩;中國壓鑄業發展迅速,成長空間大,但中國壓鑄業企業多,規模參差不齊;中國壓鑄技術進步明顯,但缺少領跑。報告從6個方面分析了壓鑄在“中國制造2025”以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機遇和優勢;報告還以車用大型復雜壓鑄結構件為例說明汽車輕量化對壓鑄技術的需求。
一汽鑄造有限公司鑄造模具設備廠的方健儒博士以《汽車壓鑄模具技術與高端產品對汽車輕量化的貢獻》為題作報告,他介紹了壓鑄模具的新技術和發展趨勢,指出模具在壓鑄件生產過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影響因素,并分析了壓鑄模具技術對汽車動力總成部件、車身結構件和底盤結構件輕量化的影響。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的彭泓博士在題為《高精度3D打印及先進加工技術的應用及市場發展趨勢》的報告中,論述了3D打印技術在生產復雜模具、模具零件或產品配件方面所具有的技術優勢,介紹了多種3D打印技術及設備和塑膠、金屬、陶瓷3D打印工藝及材料等技術及應用的現狀。對金屬3D打印材料的發展現狀做了詳細論述,以多個復雜形狀零件為例,介紹了3D金屬打印技術在產品應用方面做了詳細的比較分析。
諾瑪科(南京)汽車零部件公司的李鼐一先生以《汽車輕量化有色金屬產品的開發及應用》為題作報告。他在報告中指出,隨著汽車輕量化的深入,汽車用壓鑄件,已由動力系統如發動機、變速器等零部件,向使用量更大的汽車結構件如車身件、底盤件的應用擴展。他還介紹了諾瑪科公司在汽車鑄造結構件開發設計、生產工藝方面的領先技術,展示了其在推動汽車輕量化方面強大的綜合實力。
來自清華大學的韓志強教授以《鋁、鎂合金擠壓鑄造過程宏/微觀建模仿真的挑戰與進展》為題作報告。他在報告中針對擠壓鑄造工藝過程,以缺陷和組織預測為目的建立鋁、鎂合金擠壓鑄造宏觀和微觀模擬,介紹了建模與仿真中,在擠壓鑄造過程鑄件-模具界面熱換、熱-力耦合模擬、缺陷形成與防止、壓力下凝固行為的特點、微觀組織形成的理論、鑄造-熱處理全過程模擬及應用等方面存在的挑戰以及取得的重要進展。在此基礎上,展望了包括擠壓鑄造在內的材料熱加工過程宏/微觀模擬仿真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華中科技大學吳林森教授作了題為《高導熱低膨脹高硅鋁合金的壓鑄成形組織及性能》的報告,報告介紹了壓鑄成形對所開發的高導熱低膨脹高硅鋁合金組織、力學性能和熱物理性能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與傳統重力鑄造相比,壓鑄成形的共晶硅相更細化,合金組織更加均勻,抗拉強度更高;在25-150℃區間內,合金材料熱膨脹系數隨溫度升高呈線性增加,但增幅隨溫度的升高有所降低,壓鑄成形的平均膨脹系數為17.05 C-1,比重力鑄造下降約3.54%;壓鑄成形合金的平均熱導率提高到146w/(m•K),平均提升17.5%。
布勒中國的盧宏遠博士的報告題目為《中國汽車結構件壓鑄現狀》。報告從汽車輕量化的驅動因素、壓鑄技術輕量化優勢、車身輕量化選用材料及價格指數、輕量化車身、結構件壓鑄地區分布、壓鑄件壓鑄產品等方面介紹了我國汽車結構件壓鑄發展現狀,并從真空壓鑄、模溫控制、局部擠壓、精確噴涂、合金質量保障、定量爐、工藝保障等方面著重介紹了結構件壓鑄生產技術。他在報告中指出,壓鑄件在汽車結構件上的應用是汽車輕量化的必由之路,隨著技術逐步成熟,可承接結構件壓鑄的廠家會增多,結構件壓鑄仍會存在競爭。
來自奧地利萊奧本大學鑄造研究所的李杰華教授以《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在近終形鋁合金鑄件鑄造缺陷分析方面的應用》為題作報告。李教授表示,目前,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在近終形鋁合金鑄件鑄造缺陷分析方面已經得到非常廣泛的應用。他在報告指出,鑄造缺陷主要分布在晶界上,通過控制共晶晶粒的尺寸可以細化鑄造缺陷的尺寸,優化鑄造缺陷的分布;半固態鑄造可以生產高質量的優質鋁合金鑄件;通過合適的熔體處理技術可以有效地減少鑄造缺陷,提升鑄件性能。
富來(上海)壓鑄機有限公司的王博先生的報告題目是《高盈利能力的壓鑄技術》。他在報告中介紹了富來壓鑄機有限公司圍繞如何提高客戶利潤,做了大量的工作,開發了許多軟件和硬件的技術,為客戶打造智慧壓鑄工廠,這些技術包括富來的大數據管理和分析;實現高效率生產的關鍵領域,這些領域包括壓鑄機類型、壓鑄工藝、模具設計和設備能力。報告還介紹了富來壓鑄機有限公司特有的無澆道壓鑄技術、無氣孔和薄壁真空吸鑄技術、模具設計及3D打印的模具型芯技術、性能與節約能源技術以及優化和成本管理技術等。
東芝機械株式會社的中田光榮先生以《局部加壓法帶來的高品質成形》為題作報告。他在報告中介紹了一種局部擠壓法的技術,可以解決壓鑄件縮孔的問題,提高產品質量。他提到,這是壓鑄機兼用擠壓的解決方案,利用壓鑄機的液壓源,只需將模具規格改變成局部擠壓規格即可,降成本實現局部擠壓。中田光榮先生表示,有效的形成量對品質有很大的影響,同時也能管理產品品質;最有效的行程量可以通過氣孔的量來計算出來;通過凝固解析結果預測到,頂針插入的時機是澆口凝固的時候;回退的時機是頂針周邊溫度在固相線以下的時候。
東莞斯穆-碧根柏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群先生以《一種可提高壓鑄模具使用壽命的新型熱作工具鋼》為報告題目, 他指出,除裝備和工藝外,材料也是在壓鑄產業發展中,同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他介紹了該公司研發的一種壓鑄模具專用工具鋼材料Thermodur E40K。壓鑄模具鋼需要具有良好的抗龜裂性能;沖擊測試,只能顯示裂紋產生及擴展的最終值,不能顯示裂紋擴展的過程值;示波沖擊測試,應力應變受阻顯示Thermodur E40K良好的韌性及抗裂紋擴展能力;這些結果被熱疲勞測試結果所證實。通過多個測試性能證明該公司Thermodur E40K適合壓鑄模具的應用。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的張志峰教授的報告題目是《鋁合金半固態成形技術及其產業化應用》,他介紹了一種先進的鑄造成形技術—“半固態+擠壓鑄造”成形技術,以及其產業化應用情況。鋁合金半固態成形技術是一種先進的成形方法,半固態胚料良好的觸變性使得成形工件的綜合力學性能提高近20%;胚料變形抗力極低,可以一次加工成形復雜的零件,減少成形道次,能耗可降低30%,材料利用率提高20%;胚料成形溫度低,可減少常規鑄件固有的皮下氣孔和疏松等缺陷,實現近終成形,省去浸滲等工序,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鋁合金半固態成形零件顯微組織細小致密,表面質量高,尺寸精度高,氣孔含量極低,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實現高性能鋁合金結構件代替鋼鐵材料,為汽車的輕量化開辟了新的方向。
意德拉集團有限公司市場總監Paolo Romani先生以《結構件壓鑄生產挑戰和優化》為題作報告。他介紹了意德拉集團豐富的壓鑄機產品線以及全球的銷售和服務網絡。他認為鋁合金壓鑄成形是汽車輕量化的選擇之一。他重點介紹了意德拉集團如何通過技術進步,包括合模機構、壓射系統、控制系統革新以及配置周邊設備組成壓鑄生產單元,與客戶一道開發出各種汽車壓鑄結構件,實現汽車的減重和輕量化。
奎克化學公司的M.D.Lococo先生的報告題目為《通過四種標準實驗室試驗評估試驗評估壓鑄脫模劑在生產應用時的性能》。M.D.Lococo先生介紹了熱重分析(TGA)、傅里葉變紅外光譜(FTIR)、固體物含量、目視比較四種類實驗室測試方法,以準確評估現場生產測試時脫模劑性能。
在論壇專題交流會場,有20位專家學者和知名企業技術專家為參會代表帶來了所在專業領域的精彩報告。
.png)
論壇的大會報告和專題交流報告分別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蘇仕方秘書長、一汽鑄造有限公司董顯明研究員、布勒中國盧宏遠博士、一汽鑄造有限公司鑄造模具設備廠方建儒博士、華中科技大學吳樹森教授主持。主持人組織了現場報告和參會代表提問,對報告做了專業點評,并為報告人頒發了論壇報告紀念牌。
論壇期間,主承辦單位組織了歡迎晚宴。在晚宴上業界的新老朋友們進行了愉快的交流和溝通,暢談發展、共敘友情。
在論壇期間,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與紐倫堡國際博覽集團共同組織了“2017中外壓鑄產業發展論壇”。來自國內外的壓鑄及相關行業專家匯集論壇,對新能源汽車結構件、全球結構件成功案例、未來的交通設想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圍繞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沿技術動態進行了深層次交流。

7月18日, “2017中國有色合金及特種鑄造發展論壇” 圓滿落幕。論壇的成功舉辦得到了布勒中國、富來(上海)壓鑄機有限公司、帕盛博 (蘇州)軟件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申模計算機系統集成有限公司的積極參與和贊助。論壇主承辦單位對以上單位的支持和協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附: “2017中國有色合金及特種鑄造發展發展論壇”專題交流報告題錄:
1 薄壁構造部件的高壓壓鑄鑄造技術
石橋直樹 宇部興產機械株式會社
2 壓力與壁厚對擠壓鑄造鎂合金AM60界面熱傳遞的影響
胡宏發 加拿大溫莎大學
3 高強韌鋁合金鑄件在國內軌道交通行業應用工藝研究
樊振中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鋁合金研究所
4 壓鑄脫模劑現場抗菌保養方案
喬睿 漢高股份有限公司的
5 高真空壓鑄技術在汽車鋁合金鑄件的應用
陳學美 卡斯馬汽車系統(上海)有限公司
6 超聲波振動法制備連續碳纖維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研究
尤俊華 沈陽工業大學
7 濕度傳感器在真空壓鑄中的應用
鄒智厚 方達瑞中國
8 壓鑄機周邊自動化新的機器人使用案例
成瀨雅輝 豐電子工業株式會社
9 流態是當下最關注的“熱點”
Su Y Lim 帕盛博 (蘇州)軟件科技有限公司(FLOW-3D)
10 孔洞缺陷對AlSi7Mg合金疲勞性能的影響
徐貴寶 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
11 新款車身用高壓壓鑄合金
Stuart Wiesner RHEINFELDEN ALLOYS GmbH & Co. KG
12 鋁合金汽車活塞鑄造工藝的模擬及應用
鄔智立 上海科爾本施密特活塞有限公司
13 活塞潤滑劑的類型和數量對國產氣體調節器零件滲漏的影響及其組織和力學性能的研究
Hasan Akbari Ekbatan Gas Control Company
14 以鋁代鋼汽車結構件輕量化-高固相半固態壓鑄成形技術
李大全 深圳半固態工程技術中心
15 兩相模流壓鑄分析:驗證同時計算金屬液和空氣流動的模擬效果
Tommaso Botter PIQ2軟件公司
16 淺談高壓壓鑄工藝中金屬液真空條件下的模擬分析
杜航 濟南艾尼凱斯特軟件有限公司
17 壓鑄業的自主優化時代-數值模擬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
劉琪明 邁格碼(蘇州)軟件科技有限公司
18 基于機器人技術的智能制造2025
溫明忠 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
19 結構鑄件用爐的新發展
楊海 史杰克西熱能設備(太倉)有限公司
20 無損檢測的可視化技術研究
王良鋒 深圳市古安泰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