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根據公告,小米將成立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首期投資100億元,預計未來10年將投資100億美元用于汽車項目。小米創始人、小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將兼任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的首席執行官。而就在3月30日晚上舉辦的小米春季新品發布會上,雷軍宣布,小米正式進軍智能電動汽車行業。

小米為什么造車?
最近幾年,不時就會有小米要進軍汽車行業的傳聞,特別是在百度、阿里、騰訊、華為等國內的大型互聯網企業紛紛投身汽車行業、與汽車行業聯系越來越緊密的當下,大家對于同為互聯網巨頭的小米集團何時會進軍汽車行業充滿期待。行業內也有過不少討論,有說小米要先造汽車級芯片,也有說小米會直接加入到汽車制造領域,但在今日(3月30日)之前,小米官方對造車這件事兒的傳聞,一直持的是否認態度。當然,雖然官方曾先后多次否認,但大家其實對小米遲早會進軍汽車行業深信不疑。畢竟公開的信息顯示,此前小米的關聯公司就已經擁有130多件汽車相關專利,并且小米多家關聯公司的經營范圍中都包括了汽車零配件。

不過,通過官方幾次三番的否認,大體上還是能夠看出對于進軍汽車行業,小米有過猶豫。雷軍在發布會上用“樹欲靜而風不止,在時代的大潮中小米將何去何從”來形容自己此前考慮造車與否的心路歷程。據雷軍介紹,1月15日,正式接到董事會建議開始研究電動車行業的前景。此后的75天,小米進行了85場業內拜訪溝通,與200多位汽車行業資深人士進行了深度交流,開了4次管理層內部溝通會和兩次正式的董事會,才最終決定要造車。
這期間,小米其實已經造出了自己的第一輛車,是一輛房車。雷軍分享了一個故事,此前小米舉行了一次“雷軍的新年愿望”活動,邀請米粉說出自己的新年愿望,其中有一位米粉表示希望自己能開上一輛裝滿小米智能家居的房車暢游中國。答應了這個愿望后,小米用三個月的時間就打造了一款智能房車。

“小米對硬件和軟件都很懂,為什么不做呢”,雷軍表示,“這會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
當然,和鼓勵小米造車的呼聲同時出現的還有不少規勸雷軍不要輕易涉足汽車行業的聲音。畢竟汽車制造是一個需要巨額投資的長線項目,不僅需要錢而且需要足夠長的時間潛心研發相關技術,小米作為完全的門外漢,輕易跨行風險很大。雷軍自己也有過疑惑,外行造車的事情這些年在國內確實有過不少先例,但別人已經領先了5、6年,小米現在才進入是不是晚了呢?
堅定雷軍再次創業信心的是十年前創業做手機的經歷,“當初進入智能手機行業的時候是真正的一窮二白,十年打拼取得了今天的成績,小米現在已經是世界500強企業,實力比十年前強了太多。”雷軍表示,要不要造車?歸根結底自己要回答的問題其實只有一個,小米還有沒有十年前的決心和勇氣?現在的結果已經很明確,雷軍再次接受了挑戰。
底氣是什么?
除了當前正是智能電動車風口的行業大勢,在雷軍看來,小米自身的優勢主要集中在以下三點。
錢,小米不缺。雷軍在發布會現場公布了小米的現金流情況,截止2020年年底,小米的現金余額為1080億。而且據雷軍介紹,就在過去的幾個小時內,自己已經接到了不少投資意愿,但基于打通完整生態鏈的考慮,小米決定造車項目將完全由自己投資。
技術,小米也不含糊,軟硬件制造,小米都已經是經驗老到的高手。當前很火的智能互聯領域,智能手機和智能汽車是互通的,有人形容過給一個大型的智能手機裝四個輪子就是一輛智能汽車。雖然是句調侃,但多少還是可以側面反映出手機和汽車在當前技術條件下的共通性。此外,小米當前已經有超過萬人的研發團隊(據雷軍介紹今年還將再增加5000人),在技術人才架構上小米也有優勢。

此外,在時間規劃上,小米也有足夠大的耐心,雷軍表示,小米愿意用5-10年的時間為造車做準備。“只要大家愿意等,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雷軍如是說。
最后,是小米汽車的遠景:希望未來全球的每條道路上,都有小米汽車的身影。
來源:蓋世汽車每日速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