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近年來在產業結構優化政策引導下,中國工業產業結構逐步趨于合理,新動能驅動效應逐步顯現。雖然2019年經歷了貿易戰等負面影響,但伴隨年底止跌企穩,各行業對于2020年市場的回暖仍然充滿期待。
然而2020年開年的一場疫情幾乎打亂了所有行業的既定節奏,工業自動化領域也不例外。雖然受到疫情短期擾動,但自動化整體市場仍可能先抑后揚。

回顧
2019年,底部蓄能,企穩收官
2019年OEM型市場仍在在底部區間運營,而之前相對表現較好的項目型市場也在下半年開始進入到了一個緩慢下行通道。
2019年的工業自動化市場中, PA領域(基于PC技術的開放式數控系統)自動化市場整體是好于FA領域(工廠自動化)的。石化化工,冶金,建筑機械等行業表現較好,領跑大盤。反觀電子,汽車,火電,機床等行業的自動化需求仍然在底部徘徊。
不過,根據新的數據采集,2019年四季度整體市場有望止跌企穩。

數據來源:gongkong研究
部分細分行業的利潤情況進行對比
(摘選與工業自動化市場關聯度相對較高的行業)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通過兩年的對比發現,一些比較傳統的流程行業(或者是產業鏈上游行業)及汽車行業的盈利增長出現下行趨勢,一些民生相關輕工領域(紡織除外)盈利保持相對穩定增長。摒去政策因素,特殊事件以及非主營業務情況的影響,企業自身的盈利變化還是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未來產線端智能制造或自動化系統的投資。當然,企業盈利壓力大而倒逼產線升級的情況也同時存在。因此,可以通過行業基本面預測,近幾年表現較好的項目市場將轉入緩慢下行通道,而近年表現低迷的OEM市場有望觸底反彈。
展望
2020年,下半年期待春暖花開
受疫情干擾,企業需要及時“止跌企穩”,將可能迎來市場“小陽春”。自動化市場在一季度需求短期的壓抑和后期政策紅利將可能會引發下半年市場的復蘇。
PA領域:自動化市場平穩運行
在冶金,石化,化工,電力,建材,市政等流程型自動化市場中,盡管疫情導致項目開工周期受到一定影響,但是目前來看沖擊可能相對其他行業會小一些。2020年突發疫情可能會讓PA領域上半年的自動化需求積壓到后期釋放。長期來看,本次疫情之后,這些行業中的產線設備遠程診斷運維,企業運營數字化訴求可能會更加明確。之前困擾企業的運營效果評估,架構基礎問題,信息交互孤島,安全性等諸多問題的解決方案也可能會更加明確。
FA領域:自動化市場承壓較大
電子制造裝備,紡織服裝裝備,食品飲料包裝裝備,機床設備等裝備制造業受到疫情一定影響。而他們的下游中小企業,大部分則是受影響最嚴重的消費型制造業企業。伴隨疫情好轉之后,下半年有望平穩回暖。另外,本次疫情之后,對于仍然處于大量依賴人工或者正在升級進程中的行業,如何提高設備智能化/柔性化,完善工業互聯網架構等問題也逐步會受到企業端重視。

圖片來源:中國壓鑄展官方
新興領域
自動化+信息化蓄勢待發
同時,疫情之后可能加速的新興領域逐漸擴大,例如,智慧工廠、智慧物流、智能交通、智慧城市、醫藥/醫療設備、智慧醫院、智慧農業、智慧樓宇/安防,新基建等等都將面臨新的機會。對于自動化市場來說,目前新興行業的發力,短期內還不足以撬動自動化市場大盤,長期看潛力巨大。人機融合,軟硬融合,上下融合,跨界融合的趨勢一定會帶來新的業務生態變化。
市場有短期“倒春寒”,春天也可能會遲到,但春天一定會回來。
文章來源:中國工控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