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當前電腦顯示器結果來判斷校色結果是否準確,墨水色域與顯示器光源差異過
大。
明確不同打印設備及不同墨水的校色標準(水性染料、水性顏料、弱溶劑、溶劑、印染)。
不同打印介質的色彩表現能力不同,我們只能通過校色的理論標準(灰度平衡、4色疊加墨量)來衡量當前曲線準確性。
4、6、8、12色及專色在不同校色結果中體現出的特性不同。
多數情況下如果墨水本身有問題會造成一些特殊的狀況(畫面出油無法覆膜、短時內變色、圖像邊緣多余墨水溢出、打印過程中墨滴飛濺、斷墨、堵塞等),校色無法解決。
校色時墨量降低過多,整體畫面飽和度欠佳,但依然有墨水堆積的情況絕大部分是由于墨水和介質不匹配造成,或是介質在不良氣候環境下受潮,更換不同介質反復測試。
遇到多設備需要追色的時候,首先要確認墨水、打印模式、設備狀態等保持一致,然后按照校色統一標準分別校色,如果單獨向其中一臺設備追色需要詳細觀察當前設備打印出的灰階平衡及總墨量控制。
驅動點型問題、墨水顆粒問題、打印頭對齊問題等會直接影響到輸出墨點精細度,當發現墨點異常時可通過對比依次排除,尋找正確路徑。
針對國內自主品牌設備在相同軟件和墨水環境下造成的墨點差異是由于不同控制主板在噴頭電壓和點型控制上的選擇不同。
正常情況下4色墨點大于6、8色(含有淺色)墨點,是由于墨水成分決定。
打印PASS道與蒙泰驅動、設備羽化能力、步進值相關,一般情況下優先分析步進值,針對無法調整步進值的設備可在蒙泰驅動內增加步進選項。
打印深淺道與蒙泰算法、機械單雙向對齊、平臺平整、墨車移動平穩、通道墨序排列、墨水品質相關,如有遇到優先確認機械方面是否達到要求,其次通過鏡像墨序來排除問題。
墨量過大或過小,過大有可能是驅動本身選擇點型造成,可通過校色版控制,如有特殊需要可由開發人員調整,墨量過小而無法滿足高速輸出是受設備原始能力限制,一般低精度高速模式下墨量過小,需要在更高精度范圍內衡量,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中效果。
某些機型高速模式下校色后發現深色部分產生龜裂或者墨滴擴散后覆蓋造成的聚墨情況是不能完全通過校色版減少墨量來實現,只能在聚墨程度和畫面飽和度之間衡量,選擇適中效果,或者選擇增加材料預熱功能或者打印中加熱。
原始墨量深淺可由校色版內“網點配比”功能調節,4色情況下CMYK可單獨控制,網點數值越大,實際出墨越小,6色情況下CMYKcm可單獨控制,針對某些機型單獨控制淺色數值可調整當前算法下的淺色參與時間,從而影響整個6色過渡效果。(有時由于墨水問題導致的深淺色比例失衡也可通過此方法調節)
針對特殊行業用戶(皮革、陶瓷、玻璃等),有時需要根據行業專屬類圖片進行校色,不再以正常效果判斷,大體上以追絲印樣稿為準,如有過高要求需要針對每一批訂單不同主色調來分別校色。
在上面所述特殊行業用戶內,由于承印介質的特殊性,相關墨水必須使用特殊專用型,此時在校色前需要多次試驗其耗材對于墨水的匹配能力,直到反映一切正常后才可開始校色工作。
打印亂碼問題有可能與蒙泰驅動、板卡數據相關,某些機型可在蒙泰打印管理器中預覽RIP后數據,如果不帶預覽功能可咨詢開發人員,更換WINDOWS驅動或其他RIP軟件可判斷。
不同RIP軟件其算法相差甚遠,可能影響到各方面結果(墨點精細度、色彩過渡、飽和度等),之間沒有可比性,只能綜合判斷其適用性。